2010年2月9日 星期二

分享訂作一個寶貝紀錄片之心得

【訂做一個寶貝】這部紀錄片,是1月28日(星期三)看的紀錄片。導演是澳大利亞的女性。他是一位紀錄片的導演,快到四十歲還未婚,看到父母親及家人都已經結婚生子,她卻還未婚,但她也很想有個孩子,於是她決定【訂做一個寶貝】,做一個未婚的單親媽媽,並把這整個過程紀錄下來。


剛開始她試著去找精子銀行,可惜沒有成功,而這樣的受孕方式讓她不太能接受,因為她覺得孩子並不是經過男女的熱情而擁有的結晶。於是她自己去PUB找尋,在和一位男士跳舞後,他們有了一夜情,終於她受孕了,她很高興地告訴家人,但父親卻是十分反對,母親也是不能接受,但她乃執意生下這個孩子。



接下來當然就是懷孕過程的辛苦和慢慢家人的接納,但家人也希望她能找孩子的父親,她思考了好久,最後決定電話給男方,因為她覺得有責任告知男方,但不需要男方負責,不過,男方不在,於是她留言告知,但男方卻都沒有回應。

影片到最後,導演生下一個可愛的寶貝,全家人為她高興,父母親也接受這個孫子。導演最後寫信給孩子的爸爸,告訴他孩子生了,但他不必負任何責任,也不會勉強他來探望。

當然,最後男方(臉打馬賽克)終於出現了,他表達對這件事情的驚嚇,但看到孩子很高興!影片就這樣結束了。

這部影片引起全班很大的討論:主要的討論方向有-女方可以不告知男方就決定生下孩子嗎?這樣的片子適合在臺灣的校園播放嗎?這個孩子的成長過程會正常嗎?許多老師還是無法接受這樣的片子。

其實他們的想法我都可以理解,因為臺灣的教育圈畢竟是保守的。不過,這部片子倒是讓我想起我的姊姊。

姊姊她也是為自己【訂做一個寶貝】。當年,我們都不知道她孩子的精子來自哪裡?雖然姊姊說是臺大醫院留存的,但不管如何,她就是為自己訂做了一個寶貝。還記得媽媽和爸爸為了這件事,對她十分不諒解,也很生氣,還罵她找自己的麻煩!但時至今日,孩子也已國小三年級了,她倒是從來不會詢問我們她的父親是誰?我不知道她是否會向姊姊詢問。

說到她的成長,雖然沒有爸爸,但家裡有一堆的阿姨和表姊妹和表哥,所以她也不會寂寞,所以看她總是開開心心的和表姊妺玩,也會和她的姊姊吵架(雖然兩個人差了十二歲左右)。記得當年,我曾和媽媽說,只要姊姊自己覺得沒關係就好,因為其實她要承受的閒言閒語絕對不是來自家庭,而是上班的處所,總算,姊姊也算是個堅強的人,她也度過那段辛苦的日子了。

對於這樣的議題,許多人可能不太能接受,但我覺得,其實這樣的影片在臺灣播放或在校園中放是很好的,因為藉由這樣的片子,才能和學生討論:一夜情的問題;懷孕要有的心理準備和自主權的問題;還有懷孕過程中的辛苦和無助;還有許多的議題都可以探討,愈覺得不適合,其實只是減少和孩子對話的空間和討論的議題,結果我們的學生反而在完全沒有先備的知識與經濟下就懷孕,其結果當然是十分悲苦和產生更多的後續問題。

看著姊姊訂做一個寶貝和看著這個生命成長至今,我會慶幸姊姊的決定是對的。因為在那之後一年多,她就因為子宮有問題而拿掉子宮和一邊的卵巢,還成了她上班地點最受喜愛的殘障人士?(因為她有殘障卡)這是不是有些諷刺?

人生在世,毎個人總有其不同的想法,我一直覺得,只要不是傷害別人的事,其實都應該尊重當事人的決定!因為只要當事人想清楚了,評估過自己的狀況與後續的可能問題,若都可以處理,那麼就應該尊重當事人的想法與決定,你認為呢?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